无极小说吧 > 春风1991 > 第630章 重型动力研究所
夜间

春风1991

        

LM2500的实机暂时弄不来,但是弄到该燃气轮机的公开资料是不难的,甚至搞到一些不那么核心的技术资料也是能做到的。


        

姚远给在美国的叶敏峰发去电报,不到两天,叶敏峰就通过电传向济柴动力厂发回来了许多LM2500的相关资料。


        

姚远把这些资料和GT25000的摆在一起进行比较。


        

既然开了这个头,姚远就没有浪费时间,亲自带着开始先期的研究。他知道自己大概率要按照家里的意思,在毕业之后服从国家分配去上班,以后放在公司上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所以他打算一鼓作气把重点领域的事情都安排好。


        

按照姚老爷子和姚振华夫妇的想法,姚远最好是当个国家干部。和改革开放四十年后“宇宙尽头是入编”是“上岸”不同,改革开放初期更多人崇尚的“下海”当老板。


        

这个年代,公务员的社会地位远没有二三十年后那么高。


        

但是对于姚家来说,抛出官本位思想的因素,已经有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新一代接班人又是名牌大学生,理应是走仕途的。


        

起初,姚远是不会考虑仕途的,可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生意规模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膨胀到现在这个规模,原计划用十年时间来夯实基础,现在仅用了三年。


        

那么自身的规划就要进行调整了。


        

如果能够让家人感到幸福,并且能够为祖国人民做更多的事情,其实走什么途不重要。


        

基于此,春节过后就要实习的他,满打满算只有半年的时间专门伺候生意上的事情了。


        

LM2500的相关资料提炼出来之后和GT25000的摆在一起,两种功率相当的燃气轮机的优缺点就很明显了。


        

詹成贵不无感叹地说,“美国人的技术是真的没得说,这是他们六十年代初研制成功的燃气轮机,我们在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领先我们三十年以上。”


        

美国引领世界技术发展,各个领域的前沿技术他们都有,这是公认的事实,差距之大是让人感到绝望的,但华夏人不会绝望,只会奋起追赶。


        

“我们会追上去的,一定会,而且用不了太长时间。”姚远信心十足地说,指着LM2500的资料,道,“LM2500燃气轮机是以J79涡轮喷气发动机为原型机进行研制的,美国海空军的战斗机大量采用的喷气式发动机,技术非常成熟。这么做可以极大地加快研制进度,通用动力搞LM2500,从立项到批量生产,仅用了十年时间。”


        

说到这里,姚远顿了顿,道,“春风科学院和长安航发厂合作搞斯贝航空发动机的国产化,我们可以借鉴这个经验,把几个动力装置项目串起来互通有无,可以大大加快研制进度。以斯贝航空发动机研制的舰船用燃气轮机表现也不错的。”


        

既然无法搞到LM2500的核心技术,那么利用GT25000国产化、斯贝发动机国产化两个研究项目来作为技术参考和学习的对象,就是殊途同归的办法了。


        

年海红很是感慨,说,“这样一来我就更有信心了,小姚,你的目光很长远,真没想到你把这么多工作做到了前面。”


        

“动力装置是工业心脏,我们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技术储备相当薄弱,不重视起来,高端工业产品的制造无从谈起。年叔,这也是我当时想尽办法都要让济柴起死回生的原因。”姚远沉声说。


        

年海红感慨说道,“是啊,部队要研制新一代主战坦克,询问我们有没有合适的大马力柴油发动机,当然有,但是装不上坦克,能装上坦克的马力不够。”


        

他指着LM2500燃气轮机的资料说,“看看美国人的东西,工工整整,体积小重量轻马力大,这就是战斗力啊,这就是工业水平的体现了。苏联也很强,但是单从GT25000来看,他们和美国人还存在一定差距。”


        

“所以我们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LM2500立项之初先是搞出了一台LM1500,马力是一万五,后来正式装备舰船的才是两万五,我看我们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先摸索着搞出马力相对小的样机,充分吸取了经验之后再进行提高,小步快跑。”


        

姚远沉思着说,“但是一味的仿制研究难以弯道超车,坚持研究新技术同样重要。我在春风科学院成立大会上强调过,我们的科学家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即便我们有大量的来自苏联的技术资料,也不能完全躺在上面搞研究,要有创新的方向,瞄准前沿技术,朝着引领世界技术水平的方向来一起奋斗。”


        

“说得好。”年海红连连点头,“小姚,我可以给你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我一定能在死之前搞出我们自己的大型燃气轮机。”


        

姚远苦笑着说,“年叔,您别把事情搞得这么严重,搞科研不是其他工作,再说了,我说的不惜代价指的是资金,不是人,您可千万别这么想。”


        

“我知道。”年海红一笑,点点头。


        

姚远顺着年海红提到的车用大马力柴油发动机这个话题,道,“我们倒是从乌克兰哈尔科夫车辆研究所搞到了一些柴油发动机型号的技术资料,苏军大部分坦克装甲车都是那边生产的。”


        

沉思了一下,姚远问,“年叔,济柴动力厂有没有上马这一类大马力柴油发动机的条件?”


        

“条件当然是有的。”年海红顿时来了兴趣,“有这些技术资料作为基础,条件很好,再者,春风科学院有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我们厂的设备也全部完成了更新换代,生产能力也没有问题。只不过,这么一来,济柴动力厂就有两个重点项目了,资金方面的压力会非常大。”


        

詹成贵说,“大马力车用柴油发动机项目我们春风科学院可以立项,走春风科学院的年度预算,这样一来资金问题就解决了。”


        

“小詹,你们科学院一年的预算经费到底有多少,怎么好像用不完一样?”年海红笑着问。


        

姚远也笑着问,“对,现在是多少了?”


        

他也不清楚春风科学院现在的预算经费是多少了,因为每一年的都不一样,而是有一个很复杂的计算公式,依照这个公式来进行增加,除此之外,像GT25000国产化研究这种重点项目,走的是特别经费预算,凡事种种,非常的复杂。


        

詹成贵想了想,说,“去年的预算是15亿多,超支了三个多亿,今年是按照25亿来核定的,已经花得七七八八了,今年超支是肯定的。”


        

年海红没有回过神来。


        

姚远却是皱起了眉头,“包括海外部分了吗?”


        

“包括了,春风科学院下属的所有机构的预算。”詹成贵说。


        

姚远微微摇头,“有点少,前期投入不足的话,后面很难跟上,老詹,我不是说过上不封顶的吗,你们怎么这么保守?”


        

詹成贵无奈地说,“已经不保守了,全力投入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春风科学院毕竟不是单纯的研究机构,我们也希望有盈利的,自身的造血功能要慢慢完善起来。自从双头采油机技术转让出去之后,我们没有可以直接盈利的项目,只有单纯的支出了。”


        

此时,年海红回过神来了,惊诧道,“一年25亿华夏币预算?”


        

“是的,年叔。”詹成贵说。


        

年海红都傻了,济柴动力厂全部资产加起来乘以十恐怕才值得二十多个亿,而这么大一笔钱,仅仅是春风科学院一年的预算经费!


        

“我这几年赚的钱基本都扔在春风科学院了。”姚远笑着解释了一句,道,“年叔,正好,明年您把春风科学院日常管理这一摊子挑起来,加强一下花钱的力度,我们起步已经晚了很多,再不加大资金投入,万道超车无从谈起。”


        

年海红脑袋懵懵的,说,“全国一年的科研经费也没有这么多……”


        

“我们是民企,刚才成贵也说了,春风科学院也要打造造血功能。”姚远笑道,“投入多少,以后都是能够收回来的,时间问题罢了。”


        

他的目光在两种燃气轮机的资料上来回切换,沉思片刻,道,“我有个想法,你们给参考参考。我看干脆这样,成立一个重型动力研究所,把GT25000、LM2500、大马力车用柴油发动机三个项目放进去进行独立的经费管理,再成立一个车用燃气轮机项目,四个重点项目可以撑起一个研究所了。做一个科研规划出来,把所有的重型动力装置都囊括进去。”


        

詹成贵就知道姚远要想办法花钱了,他每一次到春风科学院都会当场拍板决定若干项目的立项,所以科学家们都盼着他去视察,这一次也不例外。


        

当初姚远说过,什么时候春风科学院每年能花掉100亿华夏币研究经费了,春风科学院也就可以比肩世界最好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了。


        

他的算法简单粗暴,但却一针见血。


        

姚远把安怀弄过来的目的就是要整合集团的供应链,春风科学院也不例外,对经费进行统一的管理,尽可能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到真正的地方上。


        

此时,年海红才完全回过神来,正色道,“小姚,春风科学院才是春风集团的核心资产吧?南方实业、远大集团等等,这些都是排在春风科学院后面的?”


        

“是的,春风科学院是唯一核心资产。”


        

姚远的意思很明确了,其他企业就算全部消失了,春风集团也不会垮掉,而且会在短时间内再一次发展起来,因为有春风科学院这么个裂变器。


        

在这个年代,重视技术的企业家少之又少,像海尔公司张敏这一类敢公开砸掉质量差的冰箱的,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而如同姚远这般高度重视技术,把大把的利润扔进春风科学院里,而不是用于企业扩展扩产,全国仅此一位。


        

许多企业赚钱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进行扩张,这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钱,开发技术不但需要投入重金,而且短期之内看不到利润,在供小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家们是没有动力去开发新技术的。


        

年海红深刻感受到了姚远发展技术的决心和魄力,而春风科学院的重要性,使得他不得不说道,“小姚,春风科学院这么重要,是不是换一个更合适的人来管理,我这半辈子都在国营厂里工作,恐怕……”


        

“年叔,这个事您就不要推辞了,我相信您。”姚远摆手说,态度很坚决,不容反驳。


        

“年叔,您是我国内燃机领域工艺管理的大师,您来管理春风科学院是再合适不过的。反而是我,缺乏管理大型机构的经验,实在是力不从心。年叔,您别推辞了。”詹成贵说。


        

年海红不推辞了,而且有这么好一个平台,是他梦寐以求的。对科研人员来说,五十多岁厚积薄发的薄发阶段,姚远说这个年纪正是干事业的时候,这个话不仅仅是开玩笑的,而是有事实依据的。


        

年海红的长处在于技术管理,他担任济柴动力厂车间主任的时候,济柴动力厂的产品质量上了一层楼,就在于他在生产工艺管理这块是有非常深的研究的。


        

让他来管理春风科学院,詹成贵这位正在成长的小牛专心搞科研,可谓是绝配。


        

姚远说,“年叔,重型动力研究所您亲自挂帅兼任,成贵担任总工程师,从各个研究所抽出人手来。济柴动力厂这边,年叔您还得继续当厂长,等集团把接任者选出来之后你再正式离任。”


        

二人点头。


        

姚远又说,“既然已经把摊子铺开了,因为色丹油田出了一口日产十万吨的油井,我在世界四大交易所股市上赚了不少钱,我决定提前铺开所有重型动力技术的研究,包括航天航空动力,咱们不是有几位苏联的航空动力专家吗,要把他们充分用起来。和长安航发厂合作的斯贝发动机国产化项目也放到重型动力所里,这样可以进行统一的管理。嗯,重型动力研究所暂时独立核算经费……”



春风1991》是作者:遥远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