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小说吧 > 五代十国那些事 > 第117章 我证明他是自杀的 新仇旧恨一起算
夜间

五代十国那些事

        

魏州似乎有些地邪,与西川一样,凡是坐镇此地的人,都会有点儿别样的小心思。


        

杨光远自恃功高,而且手握重兵,很是傲娇,对朝廷动不动就一副爱答不理的态度。每次朝廷派人到前线慰问,写简报需要搭配照片的合影环节,他要么借口身体不适不能出镜,要么就是黑着脸。还经常多开发票、虚假报账、谎报军饷。


        

石敬瑭是个性子比较软的人,只得让着杨光远三分,不和他计较。桑维翰却是很看不惯,有板有眼地跟他抠字眼,依法依规办事,杨光远的许多非分之想都没有得逞。


        

一来二去,杨光远便对桑维翰怨恨不已。于是,他接连上书弹劾桑维翰把持朝政,宰相不宜兼任枢密使,并且列举了李存勖时代郭崇韬揽权滥权的例子。石敬瑭迫于压力,只好免去桑维翰枢密使职务,改任兵部尚书。


        

眼看杨光远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跋扈难制,石敬瑭很是担心:可别再出个“范延光第二”啊。这时候,“贴心小秘书”桑维翰又给他献计了,建议朝廷分散魏博军队。


        

其实,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套路了。我们在前面章节《大唐天子,魏博牙兵》中也提到,当初朱友贞就是想把魏博一分为二,结果导致魏博叛乱,被李存勖拿下,后梁也最终被灭国。


        

石敬瑭冒险采纳了桑维翰的建议,将魏博分成三个战区,彰德战区、永清战区和邺都,大大削弱了魏博军的势力。同时,将杨光远移镇,任命为洛阳留守,兼河阳节度使,加授太尉。


        

魏博军力被分割,自己也被外调,杨光远猜到肯定是桑维翰出的主意,更加忿恨他。一股子怨恨化为了邪火,在杨光远的身体里引燃。


        

他没有立刻叛乱,而是开始暗中结交契丹,把自己抢劫来的奇珍异宝献给契丹,希望得到支持,替他出头,讨回公道。私下里,杨光远还秘密训练了一支特种兵部队,人数达到一千多人,个个都是死士。


        

至于桑维翰,杨光远依旧是不依不饶,继续上奏弹劾,“皇上,您是不知道,桑维翰表面上一副正义之士的模样,背地里却是坏透了!他假公济私,任人唯亲,而且他还公然违反《国家公职人员不得经商办企业》的规定,在洛阳和汴梁之间开了几十家连锁民宿和大型超市,和老百姓抢钱赚,对老百姓进行降维打击。”


        

面对杨光远的咄咄逼人,石敬瑭头又大了,他再一次选择了退让,把桑维翰外放调任节度使。


        

让我们的目光再回到前文中那位,已经投降的前任魏博节度使范延光。此刻,他在京师呆得也是很无聊。


        

虽说没事的时候,石敬瑭经常请他去宫里面吃吃饭,唠唠早年间的那些陈谷子烂芝麻。喝酒喝得尽兴的时候,俩人再拉着小手,合唱一曲“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播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眼前这个少年,还是最初那张脸,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saynevernevergiveup。”


        

可是,时间长了,大家都觉得没啥意思,彼此都装得挺累的。范延光不想在京师呆着,石敬瑭也不想再挽留他了。


        

于是,老范同学就向石敬瑭请辞,准备告老还乡:“臣在河阳老家还有几分薄田和一处旧宅,想回老家颐养天年,还盼望陛下成全老臣。”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叶落归根是自然的。朕琢磨着,终其一生,所有人都在为着一处天堂而梦想和追逐,其实,那处天堂的名字就叫做——家。朕理解。”石敬瑭答应了,说了一番自己也被感动到的话。


        

范延光可是个有钱人,他雇了最好的搬家公司,拖家带口,满载着金银珠宝(其中就包括那笔被诅咒的不义之财),憧憬着退休后的美好生活,乐哉乐哉地上路了。


        

准备退休?门都没有!这时候,有个人已经在暗中盯了他很久了。


        

没错,此人正是“talkshow之王+银鸟奖最佳影帝”杨光远。


        

话说范延光和杨光远之间,也是积怨已久的。早在石敬瑭造反的时候,杨光远和张敬达奉命前去晋阳平叛,被契丹军围在晋安寨长达四个多月,人吃土,马吃粪,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啊。


        

当时,李从珂派范延光前去救援,结果他心怀鬼胎,迟迟不肯支援晋安寨。一直等不到援军的杨光远才会意志动摇,杀了张敬达投降契丹,这一生都背上了叛徒的骂名。往日的同僚们嘴上不说,实际上心里面都瞧不起他。


        

后来,范延光在魏州叛乱,石敬瑭派杨光远挂帅出征。范延光躲在魏州城内一年多不出门,硬是让杨光远拼命攻打了一年多。结果最后,这家伙自己乖乖出来,缴械投降了朝廷,让杨光远这位征讨总司令一年多来只是“打了个寂寞”。


        

新仇旧恨都是表面现象,事实就是,杨光远早就对范延光的家产垂涎三尺。于是,他给石敬瑭上奏说:“范延光这个人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奸臣,好好的汴梁不住,非要回老家,恐怕是想逃到敌国吧?今天陛下若是纵虎归山,他要么会北上塞外,要么会南下淮南,对我们都是不利的,建议朝廷尽早除掉此人,以绝后患。”


        

石敬瑭没有同意。杨光远又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范延光迁到洛阳住,在朝廷的视线范围之内,石敬瑭同意了。


        

此时的杨光远虽为洛阳留守,还挂职兼任着河阳节度使呢,他的儿子杨承贵代替他在河阳打理一切事务。范延光迁到河阳不久,杨承贵就带兵包围了范宅,要求他自杀。


        

“可笑得很,皇上曾经赐我铁券,许以不死,你们二人有啥权利让我死?”范延光也是不服气。此刻的他却忘记了,自己手上早已没了军权,而且还有一大笔钱,更是住在仇家的地盘上,可能又是梁静茹给了他勇气吧。


        

“废话少说,皇上让你去迁居洛阳,赶紧的,别磨磨叽叽!”


        

“那得给我一天的时间,总得容我收拾下行李吧。”


        

谁料到,第二天,天刚亮,杨承贵就再次带兵包围了范宅,用刀架在范延光脖子上,强行将他带走。经过黄河浮桥时,杨承贵来个“一不留神儿”,将范延光推入河中,又扔下去几块大石头。


        

事后,杨光远上奏石敬瑭:“范延光觉得自己愧对于朝廷,在搬家的路上,跳河自尽了。”


        

不用调查,石敬瑭也知道到底是咋回事。但一个是赋闲太师,一个是跋扈军阀,怎么处理不是显而易见的吗?石敬瑭再一次选择了隐忍:范延光已经死了,没有必要为了个死人再去得罪杨光远,明显不划算啊。


        

所以,石敬瑭没有再追究此事,只是在心里面默默替老伙计叹息两声,曾经这个和自己一起叱咤风云的老家伙、盘踞魏博的江湖大佬,最后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这一次,杨光远发了大财。我们前文中提到的那笔受了诅咒的财富,完成了“董温琪—秘琼—范延光—杨光远”的传承链条,全部进了他的口袋。范延光也成为这笔不义之财所害的第三将。


        

老传统,盖棺定论,我们总结一下,范延光是有不臣之心,但是他却没有称帝之能。而且,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杀人越货,得到本不属于自己的这些财物,最终却也因此而死。



五代十国那些事》是作者:陌上花发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