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小说吧 > 天衍遗录 > (一)噩耗惊传
夜间

天衍遗录

        

大楚帝国昭武二十九年,腊月初八。


        

中州,京都,太傅府。


        

太傅姜浩,字博涵,翰林院大学士,镇国公,食邑九万户。


        

太傅之职,位列“三公”,在历朝历代都是相对清闲的。日常只需要辅佐皇帝处理处理朝廷文书及相关政务,作为皇帝的智囊存在。


        

本应安享荣华的他,却曾经是这个帝国“第一忙人”。


        

只因本朝昭武皇帝虽在开疆拓土、征伐四海方面颇有雄才,却在处理繁琐国政这一块提不起什么兴致。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明面上皇帝勤政,实际上只要有姜太傅在,皇帝对政事就基本处于甩手不管的状态,全部交给他。于是,姜太傅从某种意义上成了这个国家真正的“当家人”。


        

昭武帝早期的连年用兵,虽将帝国的版图扩张了几千里,却也将先帝积攒下的民力国本消耗殆尽。当姜太傅三十岁从父亲那里继承“镇国公”爵位与太傅之职时,大楚帝国正处于“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崩溃边缘,苛税、饥荒、冗兵、边境骚乱、吏政腐败,无数致命的弊病将这张表面辉煌璀璨的帝国宏图击的千疮百孔。


        

但不到十年时间,姜太傅硬生生把这个庞大的帝国从垂死的边缘救了回来。


        

没有人知道他是基于什么样的信念,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经历了多少的艰辛,才能做到这一点。


        

而他也因此为帝国耗尽了心力,未及不惑之年便满头华发。


        

人们常常赞颂于圣亲王殿下摄政后的励精图治,惊奇于他那些从《天衍录》里研究出的神奇创造,感动于他施恩九州的仁德事迹。却似乎忘了,若不是姜太傅的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皇朝强行续命,圣亲王殿下可能连理政的机会都没有。


        

除了姜太傅自己的意志,这堪称奇迹的政绩自然也离不开皇帝的绝对信任,以及部分贤臣能吏的配合。


        

并且,在这些因素的背后,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姜太傅是中州姜家的当代家主。


        

中州姜氏,一个经历了数次皇朝更迭仍然屹立不倒的传奇世家。


        

寻常的世家大族,在伴随皇朝发展的过程中,或攀附皇室,或操弄权术,或围田圈地,或囤积钱粮,以保持自己时刻立于帝国统治阶级的上层。


        

然而这些东西,当帝国真正土崩瓦解时,大多会变成过眼云烟。别说靠它们来保持家族的兴盛不衰了,有的时候,乱世中的巨大财富反而会给一个世家大族带来灭顶之灾。


        

但姜家与这些寻常家族完全不同。如果非要说姜家有什么囤积的财富,那便是“人”。


        

姜家自成为世家以来,一直以擅长“育人”、“识人”、“助人”著称,姜家人不仅在行动上培养、发掘、资助人才,更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人才,重视人的价值。


        

其家训中,便有“普天之下,莫贵于人”的理念。


        

千百年下来,受过姜家教导、扶持、救助等各种恩惠的人,遍布士林、江湖、市井,九州的各个阶层、各个州县、各个行业但凡有点见识的,提到中州姜家,无不肃然起敬。


        

无论在哪个皇朝,姜家的人脉都像一棵参天大树的根须,植入了帝国最深层的土壤。若想要将姜家从这个世上抹掉,就等于要把整个九州的土地全部连根拔起。


        

皇朝兴,姜家自扶之。帝国崩,姜家亦泰然。


        

以本朝开国皇帝楚高祖为例,他平民出身,从小在受姜家资助的官学里旁听授课;少年时,又在受过姜家救助的师父那里学习武艺;青年时进中州闯荡,行侠仗义,结交的几乎全是受过姜家恩惠的豪杰,他自己也以“姜家门人”自居,并以此为豪;起兵后,打下帝国江山的核心元老“开楚十杰”中,更是有七人是姜家的门生,或以姜家门生自居。


        

于是,自四百余年前大楚开国以来,姜家家主一直毫无悬念地占据着“太傅”一职。并且历朝历代的皇帝也从不忌惮、猜忌姜家人的赫赫威名。


        

一方面,是姜家家风之正,世间无出其右者。历代姜家人都品行高洁,他们不囤田产、不敛金银、不攀权贵,但心怀天下,以国家兴盛、百姓安康为己任。


        

另一方面,姜家向皇权效忠的方式,便是替皇帝培养接班人。自楚高祖始,每一代的太子都会交由“姜太傅”教导,每一代的“姜太傅”便至少是两至三朝的帝师。到后来,朝堂上甚至形成了这样的默契。


        

哪位皇子能够从小得到太傅的教导,他未来必定是成为储君的人选。


        

这也是楚高祖一改前朝的继承旧制,使用“立贤不立长”制度的底气所在。有了姜家人的教导,继任帝王不说一定能成为雄主贤君,也至少不会是个昏庸之辈。


        

在姜家存在的历史中,先前所有灭亡的朝代,要么是在有姜家辅佐的情况下连续三代人主动作死,要么是压根不重视姜家的能力,更有甚者有想铲除姜家的帝王。当然,这一类的特殊情况自然也是迅速就成了历史的尘埃,成了后世引以为戒的反面典型。


        

唯一能与姜家的影响力抗衡的,便是同样桃李满天下的“天碑学院”。但两者侧重点又不尽相同,天碑学院的根基侧重于朝堂、士林,而姜家却有更多的民间、江湖人脉。


        

俗话说,不怕一家独大,就怕强强联手。姜家与天碑学院同样以教育起家,理念相同,志趣相投,又怎会不水乳交融。


        

每一代的姜家子弟,都会主动去天碑学院求学、深造,而天碑学院也会对姜家人倾囊相授,甚至遇见有天资的姜家子弟,都会着力培养其成为教授、执事,甚至是院首。


        

更有传言,说姜家的先祖就是三千年前天碑学院创院圣人座下“十二门徒”之一的姜诚。而天碑学院的供奉牌位上也确有此人,但姜家人却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一传闻,他们的族谱上对于家族创始人的记载也只有一个含糊的“先祖”称谓。


        

…………


        

今天是腊八节,晌午未至,处理完政务的姜太傅便休沐回家与家人团聚了。


        

近一个月来,圣亲王殿下不在朝,姜太傅又恢复到了六年前的那种拼命三郎状态。其实在圣亲王摄政的期间,姜太傅就一直想多帮其分担政务,他总觉得自己这个得意门生操心太多,过于劳累。


        

连个纳妃延嗣的时间都没有。


        

不过说来也是有趣,一个不懂得心疼自己的人,却特别懂得心疼别人。


        

姜太傅自己虽然娶了帝国有名的美人秋阳公主为妻,却也是在三十五岁的高龄才让公主诞下一子,并且至今也只有这一独子。


        

其原因,自然是每日忙于政事,无暇他顾了。


        

姜太傅与家人一同用过午膳,便唤了儿子一同坐于茶室,吩咐下人沏了一壶名贵的扬州贡茶,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


        

他的独子,姜海,字怀澜,此刻正略带紧张地坐在姜太傅的下手。


        

姜海时不时瞟一眼正在细细品茗的父亲,满头白发的姜太傅,英俊中透着被诗书常年浸润的知性气质,花白的剑眉又为书卷气增添了些许威严,长年累月的辛劳在他的脸上留下了道道深纹,却没有带走那份胸怀四海的豪气。


        

“怀澜,最近功课如何,《天衍录》的上三卷可有一卷精通?”


        

父亲终于还是问到了这个问题。


        

“回父亲,孩儿已熟读《天》、《地》两卷,《人》卷亦在努力工读中,明年应该可以熟读全部的上三卷。”


        

姜海熟练地将心中演练已久的回复答了出来。


        

“熟读可不算精通。”


        

姜太傅淡淡地说道。


        

“是,孩儿日后定然加倍努力,早日做到精通。”


        

“武艺如何了?”


        

姜太傅继续询问着。


        

“孩儿自跟随萧叔叔习剑以来,寒暑不辍,每日修行两个时辰。孩儿虽资质愚钝,却也有幸达成精武境圆满,已摸到进晋真武境的门槛。”


        

姜海谈到武艺,还是有点自豪的。


        

他今年二十三岁,已经是精武境圆满境界,这一实力,不说京都里的世家公子们,就是在整个九州武林,也算得上是翘楚了。


        

姜太傅听完,平淡地将茶杯盖上,放回桌上。


        

“怀澜,你今年有二十三岁了吧?”


        

“回父亲,正是。”


        

“你可知,二十三岁时,圣亲王殿下在做什么?”


        

果然……又来了……


        

每一次都是这样。


        

每一次都是圣亲王殿下。


        

姜海的内心,无奈地苦笑着。自他记事以来,他就没有摆脱过这个仅比自己年长一岁,也曾在父亲这里受教五年的殿下所带来的阴影。


        

这个阴影,就与头顶的那片天空一样无边无际,无处可逃。


        

但凡自己取得一点进步,取得一点突破,明明在同龄人那里算得上惊世骇俗的成绩,却只能在父亲这里换来一句“你可知圣亲王殿下……”


        

是啊,与殿下相比,我不过是骄阳旁的烛火,金玉下的尘泥,龙凤边的燕雀。


        

在这个并不时常出现的父亲眼里,我,什么也不是。


        

“孩儿……孩儿,日后定会加倍努力,追赶殿下的步伐!”


        

“哎……”


        

姜太傅淡淡叹了一口气。


        

这一声叹息,让姜海的心沉入冰窟,他甚至寒冷得有点手脚发颤。


        

“怀澜啊,为父予你说个故事吧。”


        

“孩儿洗耳恭听。”


        

说故事?这对姜海而言,倒是新鲜。


        

“为父年少时,曾在天碑学院求学,与当代院首梁喻一同拜在前代院首先生门下。我与梁齐言还是同寝好友。”


        

“那时候,我与齐言天资相近,年纪相仿,于是少年好胜的心性促使我们事事攀比。尤其在学业上,每次小考,若我的《天》卷成绩好于他,那么下次他的《人》卷成绩必然好于我。”


        

“长此以往,我们变得功利,反而忘了治学的本心。”


        

“后来,有一日,恩师带我们游学,途经一处河畔矮林,我们发出的动静,惊起一片飞鸟,有鸿雁、有鸬鹚、有野鸭,还有些林子里不知名的鸣鸟。恩师看着百鸟起飞的景象,对我们说了一句‘天高任鸟飞’。”


        

“从那以后,我与齐言再未在学业上较过劲,他做他的经纬学问,我学我的治世方略,彼此都循了本心,才有了今日的‘梁院首’与‘姜太傅’。怀澜,你可知我的恩师那句话是何意?”


        

姜海微微思索,试探着回答道。


        

“父亲您的意思是说,要像飞鸟一样志存高远,向着天空无尽的高处飞去,不要受困于眼前的执念吗?”


        

“呵呵呵呵……非也非也。”


        

姜海挠了挠头,答。


        

“那……孩儿不知。”


        

“‘天高任鸟飞’,天之高远,可任所有的鸟自由飞翔。既可以容得下龙凤翔于云端,也可以容得下鹰隼击于长空,更可以容得下燕雀嬉于林间。并不是只有那目力不可及的飘渺之处,才是天。”


        

姜海听着父亲的话,感觉心中的寒冰开始融化,它们变成了后背与腋下的冷汗,沾湿了衣物。


        

“怀澜啊,这句话对你又何尝不适用呢?你生于这片九州天地,应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位置、自己该做的事。为父督导你的功课,关心你的长进,只因你是姜怀澜,我姜博涵唯一的儿子,是我中州姜家未来的家主。我从没有想过让你成为谁,或是去追赶谁,我时常提起殿下,只是希望你能有一个好的学习榜样,让你知道自己与龙凤之间的差距,莫因身边人的阿谀吹捧而失了志向。”


        

“你要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而不是为了别人的期待活着。”


        

姜太傅说完,又拿起茶喝了一口。


        

姜海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伏身回道。


        

“父亲,孩儿……孩儿懂了!孩儿定不辜负姜家之名!”


        

“嗯、嗯。起来吧,茶快凉了,喝茶吧,这茶不错。”


        

接下来的时光,父子间的氛围轻松了许多,二人聊了聊京都的趣闻,时有欢笑,其乐融融。


        

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作为九州第一“忙人”的姜太傅,很快就有人找了过来。


        

太傅府的邢管家,步履匆匆地来到了茶室外,轻声禀告主人。


        

“禀太傅,有信至。”


        

“不看。”


        

姜太傅想也没想就直接回绝,难得的闲暇时光,陪陪儿子,他可不想被某个不识趣的拜帖或公文打扰。


        

“太傅,是羽信。”


        

“嗯?”


        

姜太傅皱了皱眉头,心生不悦。羽信,是姜家特有的一种书信传递方式,只有与姜家关系、渊源极深的心腹门人、势力才可以使用羽信与姜家互通信息。羽信通过三种颜色来区别信息的紧要程度,分别是白羽、黄羽、赤羽,颜色越深,代表事情越紧急严重。


        

“何羽?”


        

“是……赤羽。”


        

“赤羽!?”


        

姜太傅一惊,周身的慈祥气息顿时消散。此刻,亲子时光结束了,他不再是那个想亲近孩子的父亲,而是九州帝国的当家人——姜太傅。


        

“呈。”


        

邢管家快步将用特殊之法粘贴赤羽的信件交到了姜太傅手中,进来的过程中,还特意瞟了姜海一眼。


        

姜太傅注意到了管家的动作,挥了挥手,示意无妨,让他退下。


        

邢管家恭敬地退出屋外。


        

太傅将信拆开,左手端着茶杯,右手持信开始阅读。


        

姜海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看着父亲。


        

姜太傅的目光在信上跟随字迹移动,他的脸色越来越奇怪,眉头越皱越凶。


        

他左手的茶杯在托碟上开始发出轻轻脆响,那是当人端茶的手发抖时才有的声音。


        

很快,在姜海诧异的目光中,姜太傅持杯的手与持信的手开始一起抖动。


        

“叮叮叮”的瓷器撞击声很快消失,变成了茶杯翻滚到身上,又摔落到地面的碎裂声。


        

“父亲!”


        

姜海大惊失色,惨叫一声,疾步上去扶住已经身体瘫软从椅子上往下滑落的姜太傅。


        

邢管家一个闪身便来到姜海身边。


        

姜太傅在儿子怀里手脚不住地抽搐,双眼翻白,面部抖动。


        

“不好,是大厥!”


        

邢管家一边掐着姜太傅的人中,一边面色凝重地判断到。


        

“大厥!?怎么会大厥!?”


        

“公子,快传太医!”


        

“好、好!”


        

姜海将抽搐的父亲交给邢管家,然后冲到茶室门口,声嘶力竭地高喊:


        

“来人!速传太医院王太医!其他太医在职的也一并喊来!”


        

转念一想,他又补充了一句。


        

“速去,把沈神医也请来!速去!”



天衍遗录》是作者:耕者桑田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